星期四, 8月 06, 2009

DSC_0026

攝影這件事,一直斷斷續續地出現在我的生活中,因為擔心自己對攝影只是短暫的熱度,手邊的相機來來又去去,直到最近自己才真正決定要開始認真發展這項興趣。對於攝影的初次認識是始於老媽的那台又大又重的底片單眼相機,記得國小爸媽帶我們出遊時,我自告奮勇地要為全家拍照,小小的手接過相機,只覺得沉甸甸地,在還沒穩定手臂的狀態下就按下了快門,沖洗出來的結果,是一張模糊屋簷的照片,站在屋簷下的家人卻一個也沒入鏡。雖然如此,但是這也開啟了自己對於這台機器的好奇感。

國中的時候,因為聯考的壓力大,需要找尋紓壓的出口,除了打籃球之外,自己也會拿著相機到街上去拍照,沒錯,是真真實實地的街拍,在大馬路上的人行道上,直接把腳架拿出來就拍了。記得當時在街上拍照的時候,總覺路上行人都投以怪異的眼神看我,可能在想說,「這個怪小孩不回家做功課,在這邊拍什麼照片。」在那時候,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這麼熱中攝影這件事,猜想可能是想找到一種自我肯定的感覺吧。雖然拍出來的照片現在來看,只是再普通不過的照片,但是在過程中,我慢慢習慣了不去在乎路人的眼光,完全的投入攝影這件事情。(現在想起來,才發現原來自己小時候就已經散發出宅宅的味道了)

隨著時間推移,數位相機出現。大學時期,敗入第一台DSLR,Nikon D50。這台相機是入門等級,但卻燃起了對於拍照這件事情的熱愛。每次和同學、朋友出遊,就會帶著相機、裝備,幾乎無所不拍,這段時期也是我和攝影的蜜月期,每次玩回來,就迫不及待地開啟電腦來編輯照片、上傳分享照片,當時台灣的無名小站也才成立不久,可以說是相當清新的相片分享網站。在這段蜜月期中,學到的相機攝影技術也最多,很多觀念、想法,也在這個時期建立起來。

然而在狂熱之後,我陷入了瓶頸。感覺自己突然找不到拍照的動力了,陷入不知「為何而拍」的窘境。每次出遊時大大小小的裝備,相機包包、變焦鏡頭、定焦鏡頭、OTG硬碟、讀卡機和腳架等等,一堆配備金錢上的花費不說,可觀的重量著實令人疲累。為了攝影,在活動中,保持距離的習慣,讓自己始終無法真正去享受活動的歡樂,而且在曲終人散之後,還得忙著將照片編輯整理。因為上述種種的原因,疲憊感越來越強烈,在進入研究所之後,就狠下心來一次把所有裝備通通出售,記得當時心裡就是想把所有關於攝影的東西都拋開,過了一陣子完全沒有相機的日子。

沒有了攝影的重裝備,的確讓自己專心能投入在「玩」這件事情。可惜好景不常,研究所的社交圈急遽緊縮,原本大學的同學朋友們,不是去當兵就是投入職場,新朋友的熟識也需要時間,加上因為從英文系轉到資訊傳播所,花很多時間在閱讀文獻、課業上,整個生活就跟大學時期顛倒,每天回到宿舍,累到只想好好睡一覺。

進入研究所到現在,也差不多到了論文的階段了,在撰寫論文時,實在需要培養至少一種興趣,才能讓自己的心情有換氣的空間,不然寫出來的東西實在很不優。因此決定重拾攝影這項興趣,但是這次,我決定要走輕鬆休閒的路線,不想再重蹈覆轍,把自己逼進技術狂、器材狂的死胡同裡。最重要的是,要有「就算沒有拍到好照片也沒關係」的心情,因為比起拍照,更重要的是攝影者並非只是旁觀者而已,現在的我認為,一個好的攝影師,其實就是最能與被攝者產生良好互動的人。拍照只是其次,關鍵是要能去融入事件當中。目前數位相機已經氾濫成災,在不管誰手上只要有DSLR都能自稱攝影師的今天,拍照何其容易,但是如果只一味地追求技術,而忘了與他人互動,在這種情況中要拍出滿意的照片,實在是緣木求魚。現在的我才發現自己,其實喜歡的並非拍照這本身,他人互動時所產生的那種美好才是自己所嚮往的。

對我來說,攝影不是生活的全部,但它會慢慢變成一個

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